【新湖南】“好比修建了一道水下長城”——探訪洞庭湖堤防加固工程

時間:2024-12-21 12:09:36來源:新湖南
分享到

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孟姣燕 通訊員 孟熊 周旋

正是冬修水利的好時節(jié)。12月16日,西洞庭湖安鄉(xiāng)縣安造垸,65歲的村民文桂香午飯后,時不時走上防洪大堤,張望一下正在重建的安造垸紅衛(wèi)閘。

這是一座使用了近50年的老閘,距離文桂香家僅有十多米。在今年汛期高位洪水的“洗禮”下,紅衛(wèi)閘出現滲漏,村民和官兵合力搶修堵住了險情?!伴l口,老百姓叫‘朝天口’,汛期保平安,到冬天又保灌溉。”文桂香盼望著紅衛(wèi)閘早日修好。

眼下,國家重大水利工程——洞庭湖重點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(以下簡稱加固工程)迎來建設高潮,包括紅衛(wèi)閘在內的穿堤建筑物,以及護坡、護腳、堤身堤基防滲等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實施。施工中,打樁、澆筑等工序深深扎入堤身堤基,是一項“隱蔽工程”,湖區(qū)百姓十分關心堤防能否經得起考驗。

“隱蔽”能否變“透明”?堤防如何做到固若金湯?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洞庭湖安造垸、長春垸、爛泥湖垸等重點垸探訪。

首次大規(guī)?!爸Α?,防洪設計標準更高

12月16日,西洞庭湖安鄉(xiāng)縣安造垸,正在重建的安造垸紅衛(wèi)閘。通訊員攝

安造垸位于常德安鄉(xiāng)縣境內,該垸三面環(huán)水,西臨松滋河,東靠虎渡河,北與湖北公安縣相隔,作為洞庭湖區(qū)11個重點堤垸之一,每年都是防汛的重點。

安造垸村民文桂香在大堤上向記者介紹,1998年安造垸大堤潰堤,軍民合力奮戰(zhàn)19天合龍潰口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。

歷史上,堤垸的形成與加固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。水利專家、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徐貴告訴記者,洞庭湖堤防大多是在沙洲泥灘上逐步加修起來的,修堤土均為就近就地取材,堤身土質差,而且受當時條件限制,基本靠人工填筑,填筑質量普遍不高。

在1986年至2010年開展的“洞庭湖一、二期治理”中,11個重點垸進行了除險加固治理。

“當時由于受到投資限制,治理以堤身斷面達標建設與清隱整險為主,一線堤防在防御2014年、2017年、2020年等洪水過程中有立功表現,但仍暴露出諸多問題,尤以堤基、堤身滲漏突出?!毙熨F說。

為確保重點垸防洪安全,國家于2022年安排啟動了洞庭湖重點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,先期對松澧、安造、沅澧、長春、爛泥湖、華容護城垸等6個重點垸658公里一線堤防進行系統(tǒng)治理。

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規(guī)劃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專業(yè)總工程師王導勇說,與“洞庭湖一、二期治理”加固相比,本次加固工程設計標準更高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加固工程大規(guī)模應用防滲墻建設,工程量達717萬平方米?!昂帽刃藿艘坏浪麻L城?!蓖鯇в抡f。

針對不同地質條件,應用多項創(chuàng)新工藝

記者在安造垸的松滋洪道堤防上看到,一臺跟大型起重機差不多“個頭”的TRD(深層地下水泥土連續(xù)墻工法)設備將切割箱插入地下,進行縱向切割,直線推進。切割箱一端的管子向地基注入水泥漿,與原狀地基泥土充分混合攪拌。約30分鐘時間,就在地下20米形成一面0.4米等厚度的水泥防滲墻。

“TRD工法以往多用于市政建筑工程施工,這是國內首次大規(guī)模應用于堤防加固工程?!蓖鯇в抡f,洞庭湖堤防多,以往采用的水泥土防滲墻工藝,成墻深度一般不超過18米,樁與樁連接處質量不易控制。TRD工法成墻深度可達30米以上,且連續(xù)性好。

施工現場情況千變萬化,加固工程根據不同地層、不同深度和施工條件,選擇合適的防滲工藝。王導勇說,TRD水泥土防滲墻、塑性砼防滲墻等新工藝的大規(guī)模應用,能有效解決湖區(qū)深厚透水地層的防滲難題。

在湘陰縣爛泥湖垸湘江大堤,記者看到,一臺臺成槽機火力全開,在堤壩身上挖出一個個深槽孔,再用液壓抓斗將原狀土抓出,置換為塑性混凝土,形成一道無縫連接的防滲墻。

“這是塑性砼混凝土澆筑工藝,更適合爛泥糊垸堤基地質條件?!蓖鯇в抡f,該工藝可大大減小墻體內的應力,適應堤身變形。

12月16日,益陽市資陽區(qū)長春垸,工作人員操作集束高噴混凝土防滲墻機械在資江大堤上灌漿。通訊員攝

截至目前,洞庭湖重點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累計完成總進度的60%以上。工程實施后效果顯著,在今年汛期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對比歷史險情,堤防出險率降低90%以上。益陽市資陽區(qū)水利局負責人介紹,資陽區(qū)新橋河鎮(zhèn)資江大堤歷年都是險情集中點,今年修建了一道深約30米、厚0.4米、長達13千米的塑性砼混凝土防滲墻,有效避免了險情。

“千里眼”“順風耳”上陣,“隱蔽工程”變“透明可視”

12月16日,在益陽資陽區(qū)長春垸,記者看到,一臺集束高噴混凝土防滲墻機械正在資江大堤上灌漿。

“加固工程大多是‘隱蔽工程’,不能蠻干,要發(fā)揮智慧?!焙鲜∷娫O計院專業(yè)總工程師歐陽君介紹,灌漿就是真正的“隱蔽工程”,灌漿壓力、流量、斜度等都不能出現偏差,否則就會影響防滲質量。他打開手機上安裝的APP,設備下鉆深度、速度、壓力等數據一目了然。

“奧秘在于設備的鉆頭上安裝有傳感器,可實時記錄數據。一旦數據出現偏差,就會進行自動報警提示?!睔W陽君說。

記者來到位于益陽市赫山區(qū)的加固工程項目部——該工程的“智慧大腦”。監(jiān)管人員打開智慧工地平臺,項目建設情況一覽無余。

歐陽君介紹,聚焦建設和管理兩大周期,工程創(chuàng)新運用BIM(建筑信息模型)、物聯網+等技術,自主研發(fā)制造系統(tǒng)平臺和物聯穿戴設備,打造數字孿生堤垸。截至目前,關鍵工藝工法的信息化前端監(jiān)管設備覆蓋率超98%,累計采集各類施工監(jiān)管信息超2500萬條。

除了打樁灌漿實時監(jiān)控,記者通過智慧工地平臺,還看到不同場景“黑科技”的威力。

拋石護腳工程作為最基礎的工程,施工中需大量船舶或汽車將石頭運輸到指定位置拋下。如今,運輸船和汽車上都安裝了高清攝像頭,石頭的數量和質量在電腦上一目了然,有效防止偷工減料。

白蟻防治用上了“數字誘餌”。6個重點垸有蟻患的堤段總長近160公里,是治理的大難題。研發(fā)人員將誘餌裝上報警裝置,吸引白蟻取食,取食過程中觸動該裝置,發(fā)出信號。

記者看到,施工現場安裝有移動視頻站,作業(yè)人員的定位可精確到厘米級?!罢麄€加固工程點多線長,但并非同時作業(yè),研制移動視頻站,就是降本增效,把資金用在‘刀刃上’。”歐陽君說。隨著這些“千里眼”“順風耳”上陣,建設過程實現全方位、全過程監(jiān)管,讓“隱蔽工程”變“明白工程”。

據介紹,加固工程力爭主體工程在2025年底前竣工。目前,二期加固工程正開展可研報告評估,專家認為,一期加固工程數字化監(jiān)管手段,為后續(xù)洞庭湖治理,摸索出了一種科學規(guī)范、可持續(xù)的質量建設和管理方法。

責編:陳南松

來源:新湖南